平台介绍>数理学院
数理学院
2017.02.28 1698

数理学院

历史沿革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发轫于北京钢铁学院建校伊始的基础部。1996年原数力系、物理系、化学系合并成立应用科学学院,2010年经过系所调整,更名为数理学院。岁月陶冶,集腋成裘,为北京科技大学的理科发展贡献良多,在我国工科院校理科教学、凝聚态物理研究、微分方程非线性边界值等领域以及交叉学科领域享有一定知名度。中国近代史第一位女博士顾静徽教授、原辅仁大学数学系主任、法国数学天文学双博士刘景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难先教授作为学院的主要创始人和重要成员在这里工作过。

 

发展大事记

  在近60年的历史征程中,数理人薪火相传,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中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忠诚并执着于工科院校理科教育发展的神圣使命。1997年承担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大材料”试点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2004年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挂牌并于当年通过教育部验收,2005年成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辐射全国30多所大学;2007年创建北京科技大学理科实验班,以其为范本的“2+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是为学院师生为创新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做出的又一次鲜活而有价值的尝试;2013年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创建“黄昆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广阔行业视野和工程素养双重优势的人才;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研究院联合实施“闵嗣鹤数学精英计划”,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以“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为特色的,数学理论研究和数学应用研究高端人才培养的通道,我们期待着这种非传统的“业态”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励精图治、有实在的进步。


 基本构成

  学院现有物理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数学以及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物理电子学、固体力学、系统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目前下辖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物理系、应用力学系共4系,应用物理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共2所,现代物理技术研究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共2中心,同时依托国家863计划、北京市科委项目等,建成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1997年成立由陈难先院士领衔的科技部材料模拟设计实验室;2011年成立由“千人计划”入选者林平教授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北京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2012年获批北京市弱磁检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和2010年分别参与纳米材料与器件物理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研究方向涵盖了数理学科相关的主要领域,在建中的以环境气氛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场发射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高性能计算机集群为代表的物质分析计算平台,规划设备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

 

师资队伍

  今天的数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吸引和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学者。包括有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位“长江计划”讲座教授,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入选者,4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位北京市“教学名师”,1位“北京市科技新星”在内的130余人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33人,高级工程师6人,包括21名博士生导师,65名硕士生导师。他们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富有开拓精神,为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科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培养 

  学院每年承担全校200多门次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全体教师兢兢业业,躬身于“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有两名教师在国家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学院每年招收约230名本科生,100多名硕士研究生,近20名博士研究生。除了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3个本科专业外,学院承担的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个品牌项目——“理科实验班”“黄昆班”“闵嗣鹤精英计划”,更是建筑于学校整体本科生培养常规体系之上的高端、特色平台。从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到师资配置和学生评奖评优、保研政策,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泽被学生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目前已获得了积极而令人鼓舞的社会反响。
在学院这个开放、自由、清朗、积极向上的时空里,学生们身心和思想激越旺盛,学习生活异彩纷呈。在“教学名师”的课堂上和教授指导的实验室里,学生们得到系统性地教育和科研训练,获得完备高阶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科研素养;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学生在“大学生创新计划挑战杯”比赛、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奖;“数学物理学长讲师团”,学生走上讲台;“走进社区,关爱弱势群体”,传递青年学生的悲悯心怀和施援之举;去农村“红色1+1党支部共建”,与国情近距离;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夜晚,“亿留今夏,肆动青春”,毕业生纵情高歌劲舞——种种印记,都是青年学子认识自己、充实自我、心智成熟的成长经历。他们让自己变得会思考、有行动力,变得成熟、理性,佼佼者更不鲜见:4名学生(包括1名留学生)获得在校学生最高荣誉——校长奖章。
学院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的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为本科生、研究生出国深造和合作研究提供了宽阔、优质的平台。
走出校门,我们的毕业生自信的接受时代和社会的挑选。他们基础知识扎实,很多毕业生就职于发改委、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中央和国家机关重要岗位;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等重要金融机构;还有IBM、微软、百度、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用友软件、中科软、中软国际等知名IT企业;中芯国际、京东方、特变电工、中科科仪、比亚迪等著名制造类企业。近年来学院本科生的深造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每年都有优秀的毕业生进入中科院物理所、纳米所、半导体所、微系统与信息技术处理所,以及北大、清华、中科大、北师大、华东师大深造,赴美、加、英、德、以、日留学,本科生的深造率近60%。

 

学术研究

  数理学院在科研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高端和潜质人才的引育,将前沿科学研究与尖端技术创新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通过团队合作、学科交叉,努力做到科学前沿有声音、关键技术有创新、国家战略有作为。学院近五年来承担了百余项来自科技部、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学院教师在数理及相关学科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包括Phys. Rev. Lett.、Phys. Rev. 系列、Appl. Phys. Lett.、Plos One、NPG Asia Mater.、Sci.Rep.等刊物年均发表SCI论文百余篇,根据美国汤森路透公司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2013年数据检索,物理学科进入该学科领域的前1%;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在内的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项。1994年,陈难先教授因利用数论中“莫比乌斯反演定理”的开创性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郑连存教授团队从事的“幂律流体非常规边界层传递行为研究” 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王荣明教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等合作开展的“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微结构及相关特性”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发展远景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数理学院将在学校“以工促理、以理强工”的理念指导下,建成具备理科特色的学科体系,办好应用型理科专业;加强传统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发展交叉学科;数学和物理各学科具有一、二个研究领域达到国内知名的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造就名师领衔、结构合理、业务优良、在本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真诚地欢迎海内外一切关心数理学院的优秀学者和学子们加盟北科大数理学院,为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一起努力创造宽松自由、协同共进的学术氛围,培养严谨缜密、执着求真的治学品质和追求卓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携手共进,向着将数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数理学界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在国际数理学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中心”的目标而迈进!